最近和很多酒友在一起喝酒的时候 , 说到每一个省份都有自己的“门面酒”,贵州有茅台、习酒,四川有五粮液、剑南春,而说到江苏时 , 好像除了洋河,猛然间再想不到其他酒能够撑得起“苏酒”的门面了 。
曾经的苏酒天团实力强劲,更是出过4款国家级名酒,号称苏地的“三沟一河”,想当年,连茅台、汾酒这样的大品牌都瞄上了江苏市场这块“大肥肉”,想要在苏地分上一杯羹,事实上,它们也这么做了 。
可无奈,竞争了十几年 , 仍然被三沟一河压着打,仿佛在江苏人的酒桌上,只认“三沟一河”一样,说它们风靡全国一点也不为过 。
曾经的“三沟一河”被当地人引以为傲!
当时,在白酒圈 , 流行这样一种说法:“全国每喝掉5瓶酒,江苏酒就要占2瓶”!
双沟酒——它曾在第五届中国白酒评选会上,靠着红标53°双沟大曲,夺得过两届“中国名酒”的称号,同系列的33°双沟 , 获得了国家优质奖,同时,它的销量也达到了巅峰,连续三年的销售额都突破了15亿,可以说江苏泗洪县大半的产值都是双沟贡献的 。
高沟酒——曾在民国时期,代表江苏参加世界名酒博览会,在会上一举夺冠,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“明星白酒”,之后便一直保持着不错的销量,甚至销量一度破10亿 。
汤沟酒——上世纪70年代,它光是获得国家白酒银质奖就有9次之多,连续多年被称为“江苏第一名酒”,凭借自身的优秀酒质,在国内诸多评酒会上拿奖拿到手软,在白酒圈内混得风生水起 。
洋河——在白酒市场上“川派浓香”占据了半壁江山的前提下 , 它硬生生带领着“江淮派浓香”杀出了一条血路,并快速坐稳了业界老三的位子 。
现在的“三沟一河”接连陨落!
如今的苏酒天团,发展都不大顺利,就连营销最盛的洋河,也从老三的位置掉了下来,更别提其他“三沟” , 发展的甚至还不如洋河 。
双沟酒——因为内部经营原因,它的销量急剧萎缩,最终被洋河收购,本想背靠大树好乘凉,没想到由于基酒向洋河严重倾斜,此酒一度有停产的消息传出 。
高沟酒——原本的高沟酒销量不错,但是据传利润非常低,甚至连续多年出现了亏损 , 后来干脆改名为今世缘,专做宴会用酒,才勉强将其从生死边缘拉回来 , 只不过,多年来它一直尝试走出苏地,均没有取得太大的进效 。
汤沟酒——近些年来,此酒的发展越发艰难,从江苏第一名酒沦落到了不到3%的市场份额,甚至被很多人称为“县酒” 。
洋河——与三沟相比,洋酒的品牌发展算是最好的了,不过这两年它的处境显得有些尴尬,尤其是旗下的梦之蓝,正式酒宴用的人不多,自饮又觉得贵,尤其在苏地的酒桌上很少见到 。
说到这,纵观“三沟一河”的发展,不禁发人深思,一个酒企,要想快速发展 , 酒质是立身根本,适当营销同样不可或缺 , 就像洋河,曾经在苏酒天团中并不是名气最大的 , 但靠着合理营销,再加上酒质保驾护航 , 多年来才不至于像其他三沟那样,绕着本地圈子打转 。
毕竟在如今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的时代 , 连茅五这种一线品牌酒都在花大力气宣传,若是宣传不到位,酒质再好,也很难走进全国 。
这款君中元私藏酒就是如此,明明酒质一绝,可一直被困于贵州当地 。
它是由茅台原副厂长李兴发的弟子曾传政倾心勾调,因为曾老对茅台的流程和标准都较为熟悉 , 所以在酿酒时,不自觉地就向飞天看齐 。
【苏酒天团怎么了?昔日“三沟一河”风靡全国,如今咋没多少人喝了】
精选优质的红缨子高粱投料,配合上传统古法大曲坤沙,在保证其高出酒率的基础上 , 赋予了酒体更多芳香物质,使成酒口感更加香醇 。
抿一口酒液,醇和、甘润,适口性强,纯正的酱香环绕口腔 , 风格鲜明的同时,下喉也极其顺畅 。
正是冲着这浓厚的“茅香”风格 , 当地很多酒友都成为了它的忠实“粉丝”!
只可惜,自此酒诞生起,就一直想着提升酒质,反倒忽视了宣传的重要性,在这个信息化时代,没有知名度和流量的新生代白酒 , 很难让大众了解到它的真正实力 。
好了,今天的文章分享就到此结束了 , 各位酒友,大家若有其他看法,欢迎留言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