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面糕俗称“驴打滚”,是老北京传统著名小吃之一 。由黄豆面、糯米粉和红豆沙卷裹而成 , 成品黄、白、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 。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,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,因此而得名“驴打滚” 。这个制作方法就是即简单又特别干净卫生,用了小窍门,几乎就可以不用弄脏手 , 而且方便收拾,你也给家人做来试试 。
驴打滚的制作方法:
1、先将江米面蒸熟:在糯米粉中加点糖,加少量水搅拌,继续加水搅拌 , 直至成干泥状,放在高压锅中蒸熟(用高压锅是为了省时间),记得加个盖 , 要不蒸汽的水跑到面团中,让面团变稀,影响成型 。
2、将准备好的食品袋中放点油,揉搓几下 , 让油沾满食品袋中每一面,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糯米面团粘在食品袋上,将已放凉的面团放入食品袋中 , 用手按压抹平,使它在袋中均匀的铺满 。

3、用剪刀将食品袋一边剪开,然后再顺着相邻的另一边剪开; 再均匀的铺上一层红豆沙, 提起塑料袋的一边,向内卷起 。

4、在塑料袋中移动一下,让它横在中间,在上面撒上熟黄豆面(买回来的黄豆面炒一下,会更香);两手拎起食品袋的两端,轻轻晃动,直到糯米面团全部沾满黄豆面 。

成品图:

美食拓展:
驴打滚的由来:据说有一次 , 慈禧太后吃烦了宫里的食物,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 。于是啊,御膳大厨左思右想 , 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 。新菜刚一做好 , 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,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 , 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,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,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,没办法 , 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 。慈禧太后一吃这新玩意儿觉得味道还不错,就问大厨:“这东西叫什么呀?”大厨想了想,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,于是就跟慈禧太后说:“这叫‘驴打滚’ 。”从此,就有了“驴打滚”这道小吃 。【驴打滚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