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老人常说:“舅舅不上席,酒菜不开席”,你们那有这习俗吗?

俗语是一个汉语词汇 , 大概指的是一种民风 , 例如“春得一犁雨,秋收万担粮”,“立秋下雨万物收,处暑下雨万物丢”,“帮理不帮亲”等,除此之外,还有很多 , 就是老人比较迷信这个,现在的年轻人,对俗语不屑一顾,咱们退一万步来说,俗语也有俗语的道理 , 十俗九准,反正我是比较相信的 。

农村老人常说:“舅舅不上席,酒菜不开席”,你们那有这习俗吗?

【农村老人常说:“舅舅不上席,酒菜不开席”,你们那有这习俗吗?】在我的身边 , 就有这样一位老人,土生土长的农村人,今年70岁了,在他的嘴里,俗语永远说不完,这位爷爷辈的老人,职业是厨子 , 现在谁家有个红白事,他还要去帮忙,一般都是坐那 , 太累的活也不用他,赶巧有一次,邻居姑娘出嫁,中午12点钟 , 眼看就要开席了 , 新娘子的舅舅还没到,有人提议先开席,这位厨子爷爷说话了,“舅舅不上席,酒菜不开席”,这个规矩打我小时候就有 。
农村老人常说:“舅舅不上席,酒菜不开席”,你们那有这习俗吗?

要说厨子爷爷小时候,怎么也得五六十年前,在那时候的农村,信息相对来说,比较闭塞,亲戚之间走得很勤,有一种很淳朴的感情,舅舅来了,姑姑来了,打心眼里高兴,既有零食吃 , 还能吃上肉,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,人们都忘本了,把优良传统都丢了,“舅舅不上席,酒菜不开席”,这句俗语在我们北方用,最恰当不过了 , 南方基本不了解 。
农村老人常说:“舅舅不上席,酒菜不开席”,你们那有这习俗吗?

姑父 , 姨夫可以变,舅舅才是不变的血亲,有很多人的长相就随舅舅 , 这一点也不奇怪,就拿我本人来说,舅舅家的表哥都是少白头,三十岁左右,后鬓角就有白头发,舅舅也是 , 结果我也是,看着距离很远 , 好像八竿子打不着,其实都流淌着血缘关系 。
在我们老家,女儿出嫁的时候,舅舅都要坐上位,以示最大的尊重,在我们传统习俗里,客上宾有主有次,无论怎样改变,舅舅依然是首?。司耸粲诒隹停?又是母亲一系的亲属代表,地位自然十分重要,姑娘出嫁,母亲的娘家人肯定要来,除了舅舅以外,还会有很多亲戚,大家把辈分搞明白了,舅舅脸上也有面子 , 外人也夸会办事 。
农村老人常说:“舅舅不上席,酒菜不开席”,你们那有这习俗吗?

当一个家庭开放的时候,长辈没回家 , 肯定要等一等的,舅舅不到 , 酒席肯定也要延迟一会儿,只有舅舅落座了上座之后 , 才能够动筷子,有的朋友要问了 , 人家姑娘出嫁,为什么等到开席的时候,舅舅才来呢?显然是没当回事,咱们不能排除这样的事情发生 。
只要有这传统的地方,人们都比较忌讳这个,经历了那么多场合,我就碰到过一次,一百个里面能有九十九个提前到
农村老人常说:“舅舅不上席,酒菜不开席”,你们那有这习俗吗?

达,人家也怕耽误事,可是谁还没过万一呢?假如舅舅故意迟到,那这事办得就没意思了 。
关于舅舅的俗语也有很多
外甥打灯笼-照旧(舅)
正月理发死舅舅
他大舅,他二舅都是他舅,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。
外甥同舅舅下棋 —将(舅)
老舅舅拉破二胡 ———— 陈词滥调
除此之外,还有很多关于舅舅的词语,但是关于姑父、姨夫的就很少 , 细想一下,还真是这个道理 。
农村老人常说:“舅舅不上席,酒菜不开席”,你们那有这习俗吗?

“舅舅不上席,酒菜不开席”,说的是舅舅的重要性 , 还有传统文化的待客之道,表示对舅舅尊重,舅舅迟到了,自然要等一会儿,如果舅舅真有事来不了 , 那也肯定不会傻等,对于这句话,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好,没必要一直纠结 。
原创图文,禁止抄袭,我是食味菜谱,热爱美食,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 , 关注我每天学习做菜,总会给你惊喜 。

相关经验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