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俗语:“井里蛤蟆酱里蛆,饭里的沙子老规矩”,看完真涨知识

【农村俗语:“井里蛤蟆酱里蛆,饭里的沙子老规矩”,看完真涨知识】俗语,是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单位,遇上啰嗦的事情 , 只需简短的几个字 , 就能把意思描述明白,简练而形象,尤其在民间流传甚广,同时也体现了文化知识的博大精深,俗语没有废话,它精悍短?。?让人一听就恍然大悟,从侧面意思理解,还能令人受益不浅,打小我就生活在农村,听过的俗语也不计其数,现在立刻农村,走进了城市,村里很多人都变老了,有的退休有的去世,富有人生智慧、生活哲理、实践经验的俗语,也听到的越来越少了,印象最深的一次,还记得是爷爷告诉我的,““井里蛤蟆酱里蛆,饭里的沙子老规矩”,我百思不得其解,在咨询老多人,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。

农村俗语:“井里蛤蟆酱里蛆,饭里的沙子老规矩”,看完真涨知识

井里蛤蟆酱里蛆
1、蛤蟆也就是青蛙 , 打小我们就在课文中学习,“坐井观天”“井底之蛙”,这几个成语好像都是为青蛙量身定做的一样,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,比喻见识短浅的人,通俗易懂,井底的湿度和水分,很适合青蛙的习性,生态环境好,在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 , 一定深有感触 , 田间地头机井多 , 翻开盖子,里面都会有青蛙出现,在一些偏远山区,人们还习惯去井里打水吃,偶尔捞上来几只青蛙,也不当回事,水依然照旧吃 。
农村俗语:“井里蛤蟆酱里蛆,饭里的沙子老规矩”,看完真涨知识

2、小时候经常去姥姥家,姥姥就爱自己制甜酱,原材料就是馒头,自己手撕的那种,天气越热越好,通过捂热的方式,让大酱发霉长芽 , 在这个过程中 , 由于有气味产生,会有很多苍蝇,乱哄哄的一通飞,稍一不注意,就被下进去虫卵,只需两三天时间 , 蛆虫就满了,那时候正巧赶上我在 , 姥姥正在院子制作大酱,看到满缸的蛆,我都差点吐了,姥姥却满不在乎,她说这种蛆没有毒,是酱的重要组成部分,等会你舅舅回来吃饭,你别告诉他就行 , 果然,舅舅中午吃的非常香 , 这件事对我的印象很深 。
农村俗语:“井里蛤蟆酱里蛆,饭里的沙子老规矩”,看完真涨知识

很多人会觉得不卫生,不知您听过这句话吗?“眼不见为净” , 在80、90年代的时候,酱油、醋的酿造车间 , 都是工人脱了鞋和袜子,上去踩粮食,你看到肯定不吃,但是酱油、醋却供不应求,这种才是纯手工的调味品,没有任何化工原料,比机器加工要好吃得多 , 岁数大的人自然懂,年轻人有点不屑一顾,但事实就是如此 。
饭里的沙子老规矩
饭里的沙子老规矩,这句话就更好理解了,在饭店吃饭的时候 , 总会有细小的颗粒硌牙,这种就是沙子 , 有的朋友会说,这家饭店也太不卫生了 , 其实这都是正常现象,就算你在家中洗菜,也不能保证没有一粒沙子,粮食在收获的过程中,会有各种机器的参与 , 最早的时候收获粮食,可没现在方便 , 要经过好几道工序,混进沙子再正常不过,对于老百姓来说,已经司空见惯了,不算一回事儿,没有人会大惊小怪 。
农村俗语:“井里蛤蟆酱里蛆,饭里的沙子老规矩”,看完真涨知识

“井里蛤蟆酱里蛆,饭里的沙子老规矩”,其实后面还有一句歇后语,那就是“算不了一回事儿”,连起来念作,“井里蛤蟆酱里蛆,饭里的沙子老规矩—算不了一回事” , 吃水捞出青蛙,下酱吃出蛆虫,饭菜吃出沙子,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,根本就算不了一回事,因为太正常了 。
农村俗语:“井里蛤蟆酱里蛆,饭里的沙子老规矩”,看完真涨知识

这句老俗语,对我的影响特别深刻,那时候的人们是多么朴实,祖辈老人从事体力劳动 , 他们更能懂“粒粒皆辛苦”的道理,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 , 珍惜现在的生活,面对困难的时候 , 既然已经知道它要发生,我们要做的,就是应该保持心态 , 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。
禁止抄袭,我是食味菜谱 , 热爱美食,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,关注我每天学习做菜 , 总会给你惊喜 。

相关经验推荐